3月31日晚间,华人运通旗下高合汽车召开春季发布会,HiPhi Z GT正式亮相,同时将推出HiPhi OS 2.0系统,而创造联盟、HiPhi Play等也相继推出。官方在新闻稿中称,HiPhi Z GT将是“一款售价百万级的未来高科技性能新概念GT”。如果这款车顺利上市,这也将是国产车第一款量产的百万级车新能源汽车。这百万的售价让人有点意外,不少人吐槽道如果再多过一天还真以为是开玩笑。
在HiPhi Z GT之前,国内其实也有不少车企都造出了售价超过一百万的产品。比如红旗的L5(参数|图片)售价高达500万元,而蔚来的第一款车EP9也是一款超级跑车。但是,蔚来EP9并没有量产,简单来说就是有钱都买不到。这款车全球限量10台,售价也高达148万美金,也只提供给未来的创始投资人们。有点意思的是,在HiPhi Z GT发布同时,广汽高层也在同一天早些时候,在财报发布会上宣布会推出一款百万级别的产品。
百万级汽车引发外界的质疑,倒不如说是担心。尽管说新能源汽车领域冲击了原本的品牌价值体系,但要说根本上改变人们对品牌的认知,还为时尚早。不过,这些100万以上售价的产品,最终能销售出多少可能也并不是这些车企们真正的目标。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如广汽埃安正处于上市IPO的关键时刻,一辆售价百万的产品可能为其带来估值的上升,毕竟这打破了原本在20万以下生存的桎梏,多了向上生长的可能。
而至于高合,也可以继续其“自制排名表”的操作。尽管目前累计销量仅有5000辆,但高合HiPhi X在其官方特制的排名榜中一直位列第一。当然这也是新势力统一的玩法,正如网友们说的“只要定语加得够多,谁都是第一”,毕竟对手就那么几个。到了百万级市场中,这一次HiPhi Z(参数|图片) GT选择了一个更为狭窄的市场,好处是即便是最后仅卖出10辆,高合依然可以说细分市场中销量最高的产品。
这些名号可以为高合吸引到资本的目光,同时也为高合在未来的IPO中争取到差异化的亮点。此前的消息显示,华人运通考虑最早于2022年在香港上市,拟募集不超5亿美元资金,其正就IPO事宜与瑞银和摩根士丹利合作。要依靠目前的累计5000辆HiPhi X(参数|图片)来完成后这个目标,要让资本市场有足够的信心,这确实有点难度。另一方面,尽管HiPhi X的销量在细分市场中表现超出预期,但每个月几百台的销量,无法为其找到盈利的可能。
而对新造车企业而言,最核心的指标依然是盈利前景。在2021全年,高合汽车累计销量4237辆。事实上,最近两个月,高合的销量已经出现了下滑,月销量已经到300多台。而从客户群体来看,高合的客户集中在家里有多台车的用户,很大部分人只是玩玩的心态,尝鲜者居多。也有不少人在买来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开始转手,这些车的行驶里程甚至在1000公里以内。
有点奇特的是,在高合的各个车友论坛中,收购二手高合已经是一种流行的生意。这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高合没有清晰的用户群体,这与蔚小理等找到自己定位的新势力并不一样。
事实上,高合也很难在品牌上找到区别化的优势。在新造车企业中,服务上难以与蔚来对比,其对产品的理解和定义能力比不过理想,而在智能化上也很难与小鹏对比,如果向下下探,则有威马、哪吒、零跑等都各自有自己的优势,且他们的资源远比高合强大。
在20-40万、10万元以下的这两个市场中,市场竞争已经很激烈了——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完全没有机会。因而在产品上,HiPhi X从更高的高端下手,也算是差异化竞争路径了。不过,即便是高举高打者,第二款车也都开始进行量产走量的产品了。但是高合依然选择了一个只能造噱头的产品,这还是让外界感到了几分担忧。
在IPO之前,高合选择不推出其走量产品可能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走量”的目标则意味着价格需要下探,进入到目前新势力更集中的售价30万上下的区间。在这个价格区间中,市场特点是人群消费能力比较强,毛利润率很好(普遍在20%左右),对新生品牌接受度较高,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细分市场。不过,一旦进入这个区间,高合很可能面临着失败的风险,这是其在上市前无法承受的打击。
一旦其在这个市场中所推出的产品,销量无法和主流的新造车企业达到同等规模,则意味着在资本市场好不容易建立的兴趣和信心的垮掉。而从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在30万区间中,高合的“独家车门”也难以成为打动消费者的元素。事实上,业内一直持有怀疑的一点是,由于创始人丁磊曾与贾跃亭共同创业,高合HiPhi X与FF 91在外型上高度相似。
而这,对高合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与其他新造车企业里已经获得了大手笔的融资不同,高合目前仅仅依靠的是盐城市的资金支持。华人运通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曾明确表示,“华人运通有来自美国的原始资本,还有政府投资,暂时没有启动社会私募的计划,也不会有 A、B、C、D 数轮的投资”。但现在,华人运通似乎正在四处为高合找钱。
近期,高合汽车相关人士媒体透露,高合汽车目前估值是4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52亿元),而且其还将启动A轮融资,随后将赴港上市。另外高合正在将其中国总部设置在青岛,并将在青岛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这种操作模式和蔚来当时与合肥对赌时候的方式基本一样。青岛最近几年一直在努力扩大汽车产业,此前通过青岛五道口资本宜都控股了奇瑞,但奇瑞似乎太大,其难以吞下。今年其又将部分股权向外出售,仅保留了部分奇瑞股权。
通过这种总部设置的模式,高合又换来了青岛方面的支持。尽管目前青岛没有对外发布其对高合汽车的支持方式,但显然这些真金白银的支持不会少。但是,任何一个企业不能仅仅靠当地政府资金来存活,如果有这样的企业,则可能和赛麟汽车一样,仅仅是骗取政府资金的把戏。
从目前新造车企业来看,截至2021年蔚来融资已经超过了700亿元,融资比较少的零跑,金额也超过了一百亿。而就“烧钱”来看,蔚来等进入主流市场之后,年亏损在50亿元左右,且这已经是在年销量达到10万辆的规模上。蔚来的单车均价36.3万,高合即便两倍于其的售价,也应达到4万辆左右的销量,才能真正意义上进入主流。
不过,这对于高合来说太难了。而从目前全球的汽车市场来看,在高端存活的汽车实在是太少,大部分亏损严重且不断被股东转手。从市场上来看,其也会面临着BBA+特斯拉们强势的打压,后期的增长会越来越难。这也是为何蔚来需要推出一个子品牌来对平价市场进行抢占。当然,高合的策略也不能说错,前期高端车提升品牌,后期走量车会节省一些力气。
据丁磊的表示,高合的第三款车将是“走量车”了。尽管其号称不追求规划,但“高举高打”确实走到头了。现在,是面临现实的时候了。因而,随着售价百万的产品推出,看似风光的背后,实际上高合已经走到了生死关头。时间窗口正在关闭,高合还有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