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汽车行业近五年的发展,新能源的崛起不容忽视,不过伴随着电动车成长起来的,还有自动驾驶。作为智能化趋势下划时代的产品,它仿佛成了未来汽车制造、出行服务行业的分水岭,让众多国内外的互联网巨头以及车企大鳄卯足了劲儿在研究。
可以说,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新能源”“自动驾驶”俨然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竞争新高地。可万万没想到,有人会向这火热的领域撒了一盆冷水。
谭旭光:无人驾驶是忽悠
近日,潍柴动力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CEO谭旭光发言炮轰新能源,他表示新能源行业近几年比较热闹,一窝蜂都上了,然后大家又无序竞争,新能源的整车,特别是乘用车,将会出现一次灾难性的产能过剩。
而对于自动驾驶,他也批评得毫无留情;“辅助驾驶是希望,特定环境可实现,比如说在港口实现,但是港口历史上已经投入到位了,要再重新换无人驾驶,成本巨大。重卡就是辅助驾驶,不可能没人!千万别听他们忽悠,什么L1还凑合,L2也马马虎虎,L3不可能。”
毫无疑问,谭旭光的一席话,也顿时引起了颇多讨论,有的人觉得谭旭光说得是大实话,而有的人则觉得他太过于保守。那这位被号称敢说实话的企业管理者,喷得到底对不对呢?
这话到底是对是错?
根据当下的事实来分析,谭旭光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
比如说在自动驾驶的发展中,已经发生过不少付出血的惨痛教训了。特斯拉大家都熟悉吧,作为目前最牛的新能源车企,它靠着自动驾驶拉高自己科技企业的光环,让大家谈到自动驾驶时最先考虑到的就是特斯拉。可在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的实际使用中,事故总是频频发生,截止至2020年,使用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导致死亡的人数达到了50人以上,其中大部分都被特斯拉压了下去,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而后来特斯拉也不得不将新车的“Autopilot”中文翻译从“自动驾驶”改为“自动辅助驾驶”,逃避夸大宣传的法律责任。
不止是特斯拉,国内也同样有因为过度营销自动驾驶而误导了消费者的例子,去年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驾驶蔚来ES8汽车并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后,在沈海高速涵江段发生交通事故不幸逝世。
毫无疑问,就目前而言,没有任何一家车企能够实现“全自动驾驶”,像是我们平时在车企中看到的“自动驾驶”宣传,其实都是L2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这意味着驾驶员还是车辆的主宰,想要解放双手让电脑去控制汽车,显然还是不够成熟的。
对于无人驾驶要辩证看待
尽管因为自动驾驶出事故的不在少数,毕竟如今技术确实不成熟,但若说无人驾驶是“忽悠”的话,显然也有失偏颇了。
我们都知道自动驾驶有等级分化,最高为L5级,L5级别自动驾驶的实现说易不易,说难不难,说易是因为“你”才是道路上最危险的那个因素。日产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超过9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员失误造成的。
假如能去掉所有的人类司机,那汽车的互联互通会让交通变得井然有序,让完全自动驾驶更容易实现。当道路上多了许多不知疲惫、不会分神、不受情绪影响以及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交通事故自然会减少。毕竟相比起人会因为各种情绪做出危险的行为而言,绝对冷静的机器是不会犯这些错误的,这确实是无人驾驶的很大优势。
不过,一项新事物从诞生走向成熟,无疑需要很长的一段距离要走,而在此完善的过程中,一些车企不应该抓住漏洞而夸大宣传,这明显不利于对于无人驾驶的健康发展。
小编语
其实,看到越来越多的车企在车展上发表着各式各样的无人驾驶功能,笔者的内心还是非常澎湃的,尤其是在这之中还有不少的自主品牌。科技的日新月异让汽车的主导权发生着变化,或许在某一天,马路上的汽车都会由电子系统进行控制,由人驾驶反倒成了异类,那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