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凭本事混,凭运气得

  • 发表于: 2022-04-18 18:55:27 来源:搜狐汽车

在4月8日“广汽讴歌2023年停产所有产品”的一纸公告前, 说实话,很多人都相信讴歌还有未来。

特别对广州、佛山消费者,讴歌有其独特品牌魅力。开惯日系车,想置换一辆动力好、相对豪华又低调的车型,算上4万多的综合优惠,这样的消费升级并无太大压力,所以也会把讴歌CDX(参数|图片)列入选车清单上。

但对整个国内市场来说,入华16年、国产化4年的讴歌,存在感始终低于凯迪拉克、雷克萨斯等二线豪华品牌,就连跌宕的英菲尼迪都曾有高光时刻,讴歌则一直保持地域性的小众用户圈层,没法扩大认知。所以此次广汽本田的决定,更是清醒的以退为进,新纯电品牌e:NP(参数|图片)的攻势,若能在原讴歌渠道中快速推广起来,那么讴歌的退市也退得其所了。

诚然,如果作一番数据对比,讴歌并不是2021年里唯一存在感比较低的品牌。无论豪华或合资定位,市场占有率在1%或以下的小众品牌,都面临头部、中上部品牌往下压的事实,只要一天还在残酷的国内车市生存,怎样遏制边缘化,都是这些车企共同面对的课题。

(部分合资品牌市场占有率对比)

逆“边缘化”机会在哪?

最近,当市场传广菲克“3月产销量均只有1辆”的消息时,一组Jeep全新纯电牧马人(参数|图片)的预告图,又在网络上点燃一大波情怀粉的关注,不管纯电是否原汁原味,人家敢在当家车型上铺开纯电攻势,冲这波撼动硬派越野的勇气和魄力,就该给个一键三连。

综合两个矛盾的信息,再想让广菲克Jeep重回2017年销量22万辆的巅峰水平,似乎不大可能了,但接受"小而美"的设定,专注塑造几辆高价值的差异化车型,在降低运营成本和市场声浪中找到平衡,确保足够的利润,这或许是Jeep留在中国市场最好的路径。这个路径,并不拘泥是否继续国产或进口。

在2018年以前,中国车市还是增量市场的好年代里,豪华、合资、自主的消费圈层是泾渭分明,新兴品牌想做大,一边扩大产品线与规模,一边在营销上快速变成覆盖更多人群的“大众”品牌,往往有不错的效果。当年广菲克Jeep不提越野能力只提城市SUV、英菲尼迪绑定《爸爸去哪儿》、宝沃强贴“BBBA”,在销量上都曾获得过不错的表现,尽管只是昙花一现。

然而,这条路如今在存量市场里已无法复制,市场绝大份额都被大众、两田、吉利、长安这些“大而全”的品牌占据,小众品牌要在个性鲜明、经得起市场差异化竞争的领域寻找空白,他们的消费分群画像也不再是面面俱到的家庭人群,而是个性甚至偏执的买家。这就是为什么去年雪铁龙凡尔赛能火起来,而斯柯达明锐(参数|图片)PRO、英菲尼迪QX60(参数|图片)刷过一轮存在感,但仍阻止不了品牌销量连续下滑。至于更加小众的捷尼赛思G70,在后驱、不加长轴距的进口身份下,依然获得不少关注,因为后者靠的是纯粹的操控体验啊。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乘用车零售491.5万辆,同比下降4.5%,而同期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却超107万辆,同比增长146.6%,中国新能源市场火热的事实再一次被证明。而且从大众、BBA的新能源销量就可看出,头部车企在燃油车时代所创造的品牌价值,还没能直接带进新能源市场中,这对小众品牌是一个很好换道超车的契机,广汽三菱推出了阿图柯、斯巴鲁也在去年底带来了与丰田合作的纯电动车,起亚的纯电攻势也一浪接一浪,这些“人间清醒”的小众品牌,正积极拥抱中国车市的新能源发展大潮。

马自达,正主动“边缘化”?

在几乎所有小众品牌的策略都无外乎围绕差异化、电动化做文章的时候,唯独马自达正离我们越来越远。

根据统计显示,2021年马自达在华销量为18.39万辆,同比下跌14.3%,5年间马自达中国销量跌幅超40%。而今年马自达3月销量仅为8608辆,同比下滑54.0%,远跑输大市场-10.5%。如此狼狈的下滑态势,实在让人不敢相信发生在“两马合并”后不到的7个月。仍记得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付远洪,在2021年底广州车展接受专访时说:“我们对明年(2022)是充满期待的,这是新长安马自达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元年。”

在新发展元年开端折戟,长安马自达何以至此?

上文提到,在存量市场中做好一个小众品牌的决心,并不是求大求全,而是走差异化路线,或者乘着电动化的东风,换一条赛道竞争。而“人马合一“、品牌有驾控乐趣基因的马自达,理应有天然的优势。可是,看看这两年长马推了什么新车型?2021年到10月才上市一辆“油改电“的CX-30纯电动SUV,而“两马合并“后到今年3月才推出一辆改款CX-5,新车难寻,而当打的昂克赛拉、阿特兹未见大改款或换代的消息,CX-4何去何从依然没有官方说法,在品牌、渠道上“两马”是合并了,但销量上看不到1+1>2的效果。

莫非傲娇的马自达又不推新车了?非也。

马自达最近在海外市场的动作热闹得很,先在美国市场推出轴距、后排空间都比CX-5明显提升CX-50,后在3月初全球发布了象征Mazda迈入电动化时代的CX-60插电混动SUV,而且从实车照片看,CX-60上冲中型豪华SUV市场的决心很大,内饰运用枫木、Nappa皮革、日本传统风格的纺织装饰,2.5L自然吸气发动机+电机采用纵置后驱布局,瞄准宝马X3等车型,CX-60首先在欧洲上市,后导入其他市场。

显然,马自达这两台新车“遗忘”了中国市场。而且根据外媒报道,马自达计划在2022-2023年推出包含混动车型的四款中/大型SUV-CX-60、CX-70、CX-80和CX-90;在电气化方面,除了MX-30 REV增程型电动,三年内推出五款采用全新模块化平台开发之电气化车款,全新的Skyactiv EV平台将可对应各种不同尺寸的电动汽车,以便开发全新车型。诚然,这一系列旨在提升品牌形象和获取更高利润的计划,“毫不例外”都把中国市场绕过去了。

电动化转型、高端化产品,这些别的品牌恨不得一夜间“倒灌”进中国市场,马自达却迟迟不肯导入。从去年马自达的全球销量来看,美国、欧洲市场的销量和利润更高,中国还是唯一负增长的海外市场,只占全球销量的14.28%。正因如此,很难不让人猜测,马自达未来发展的重心不在中国?

(2021年马自达全球销量)

马自达英国地区的负责人Jeremy Thomson曾表示:"马自达的目标是成为一家真正的豪华品牌车企,因此并不打算模仿德国的高端品牌,而是将替代传统主流豪华品牌。”一心要成为高端品牌的马自达,这辆CX-60的定价并不低,约合人民币36.40-39.80万元;反观长安马自达的定位,若把高端车型都引入华不作出改变,终端市场确实接受有限。

但如果因为高端战略在华不适用,而放弃开拓中国的细分市场,那么这位“东瀛宝马”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因为销量缩减,而在策略上忽视中国市场,也因新品的停滞,导致在华的销量表现越来越不理想。

当然,因为北京车展的推迟,我们尚未清楚长安马自达今年的新车规划,但相比体量相仿的起亚、雪佛兰,新车计划、电动化信息不减,相反最受关注的CX-50、CX-60,都是出自媒体的主动发布,对于新品引入中国市场,长安马自达迟迟并未表态。

另一方面,长安马自达2022全年销量20万辆的目标不假,“南京产品15.85万辆,长春产品4.15万辆”的任务划分也不假,但按目前月销量滑坡的节奏,长马产品再不更新换代,则很容易被市场抛弃,尤其是市占率在1%以下的品牌,再不努把力,窗口期一过,再努力也只是徒然。

写在最后

在头部、中部梯队的下压之下,逐渐边缘化的汽车品牌还能如何安身立命,这课题确实不容易,但市占率掉到1%以下并不代表只能躺平,凭本事混,凭运气得嘛。毕竟马自达多年来打造的“创驰蓝天”技术过硬,“ZOOM ZOOM”操控人设也不是白混的,放手还能一搏,但自我边缘化也就未战先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