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特斯拉之外,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家宣布CTC技术发布的企业,既不是宁德时代等电池巨擘,也不是相当有实力的传统车企,而是一个自主新势力品牌——零跑。
4月25日,零跑发布了智能动力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与此同时,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还宣布,该技术将免费开放共享,与全行业共享全域自研最新成果。
就目前来看,CTC目前仅有特斯拉实现了量产,而零跑的CTC技术将要搭载在全新零跑C01上,预计将在5月亮相。
2
动力电池如何瘦身
解决大家关心的续航里程问题,在动力电池层面的思路,就是让电池装下更多的电能。而简单来说,就是短期之内,电池材料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能量密度无法大幅度提升,那么工程优化也就成为了最简单的方式,“腾出”更大的空间,放更多的电池。
目前的动力电池设计,大致可以分为3个大的阶段,分别是标准化模块的1.0时代,采用大模组的CTP 2.0时代,和目前最高水平的CTC 3.0阶段。
在1.0时代,动力电池被称为标准化模块,先把电芯组装成模组,再把若干模组组装在一起加上外壳,成为电池包,最后把电池包装在车身上。模组的存在使得电池包在整体技术要求和装配方面变得简单,其明显缺点就是模组和外壳体积占用较多,空间利用率不高,这就导致电芯的空间占比减小了。
模组的存在使得电池包在整体技术要求和装配方面变得简单,其明显缺点就是模组和外壳体积占用较多,空间利用率不高。于是便发展出了2.0的 CTP(Cell To Pack)技术,也称为无模组技术,即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内,减少或省去了电池模组,把电池包集成到车身地板上作为整车结构件的一部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宁德时代的CTP技术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3.0则是CTC技术的天下,CTC是Cell To Chassis技术简称,是指将将电池和底盘融合设计,进一步简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的技术。通过减少冗余的结构设计,有效减少零部件数量,在提升空间利用率和系统比能的同时,车身与电池结构互补,使电池抗冲击能力及车身扭转刚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还要有更智能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的使用进行更智能的监控、管理和优化。
但这也就意味着 CTC 技术高度依赖于车身底盘研发。与标准模组和 CTP 相比,更需要整车企业的研发能力,在电池包设计方面需要更多介入。
CTC技术的难点攻关
作为目前行业最顶尖的技术,真正实现CTC,需要攻克的技术问题非常多。
首先就是CTC的根本,如何将底盘和电池做成一体化?零跑则采用了“一体化托盘结构”。设计思路是把电池安装到一个电池托盘内,然后再把这个托盘安装到底盘下方,像是一个倒扣的餐盘。为了提高电池的牢固程度,电池的上下也和托盘、底盘固定。整个集成化设计既是车身结构,又是电池结构。
而另外一点就是电池的密闭性,相比较传统电车,零跑CTC技术下电池包融合在底盘内部,这就对底盘四周刚性拥有极高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零跑采用了特殊的工艺,提高了焊接质量、精度控制和焊接的一致性,也提出了新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和返厂维修方案。在底盘和托盘的连接处,采用了“铆钉+密封胶条”的组合,保证防水性能。
除此之外,零跑还将BMS和云平台结合成了AI BMS大数据智能电池管理系统,AI BMS可以实时监控电池的各项指标,并把数据发送到云端进行AI数据建模,得到电池当前的状态,并通过APP反馈给车主。基于大数据,AI BMS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学习,并提供更高效的充电策略以及电池监控等,并且可以通过OTA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软件更新,让电池更安全。
CTC技术是目前电池企业和车企都在研究的技术,特斯拉已经实现了量产装车,而零跑也正式发布了这一技术。目前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也在这一方面进行发力,随着车企和电池企业的共同发力,CTC技术将会加速上车。
有业内人士表示,CTC方案是未来电动汽车电池成组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而CTC方案也将率先应用在零跑中大型轿车C01上,而零跑C01,又能否成为零跑再次突围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