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纯电动给“运动”二字添加新的属性,这一直都是老牌车企们发愁的地方。
特斯拉Model 3(参数|图片)在“运动”这方面给了一个解题思路,但老牌车企必然能看出来诸多设计上的不合理之处,比如令人不适的动能回收,没有仪表盘,加速踏板容易误操作等等。
基于现有的车身进行改造?这也不是个合格的答案。没有人会在蔚来ET7面前选择宝马i4(参数|图片),也没有人会在Q4 e-tron面前选择雷克萨斯UX300e(参数|图片)。
首先,这个纯电动车要足够酷,人们才有理由去选择它,并认可它在年轻化运动化做出的努力,小鹏P7比小鹏P5更酷,所以一提到小鹏,大家首先会联想到P7——那正是辆运动型轿车。
本田曾经很头疼这个事,在汽油机时代,本田的VTEC红头机名扬天下,外网的MEME和国内的“一日本田终身本田”梗层出不穷,但时代变了,本田尝试给发动机装上电动机,一开始他们没想明白电机该怎么用,IMA和i-DCD就吃了苦头。
直到后来的SPORT HYBRID i-MMD混合动力系统的问世,才确立了本田在混动领域中的“运动”地位,这也为本田在纯电动车型上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这个“基础”,不单单是开发技术上的基础,还有开发理念上的基础。比如:运动感该怎么在纯电动车上体现?
在4月25日本田之夜,本田通过e:NS1(参数|图片)和e:NP1(参数|图片)这两款纯电动SUV,将纯电动车特有的运动性表达得很直白了:
高效高功率驱动电机、大容量高密度电池、纯电动车专属车架,以及前置前驱纯电架构“e:N Architecture F”。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两款纯电动小型SUV,e:NS1和e:NP1的CLTC工况续航有420公里和510公里两种版本,后者的续航来源于容量68.8kWh的电池组。动力系统也有两种,最大功率分别是134kW和150kW,百公里耗电量为13.6~13.8kWh。
朴素的参数,往往需要精心的调校。首先,本田认为平顺的加速感很重要,这能让驾乘人员不会在不断变化的动态中产生晕眩感和不适感。
但同时,纯电动车型在动力响应上的巨大优势是可以利用起来的,而对于加速踏板的细腻输出,本田在控制程序上集成了2000多个场景算法,可以精密控制电机的输出,这样保证了在弯道中,输出和姿态控制都足够稳定。
此外,在车辆传统的驾控上,本田也特地进行了优化,比如e:NS1和e:NP1的刹车脚感是特调过的——因为一般纯电动车要兼顾动能回收力度,因此刹车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总会互相妥协,代价就是刹车脚感。同时,在加速的时候,还会有模拟声浪烘托。
噪音控制则特地分成了低、中、高三个波段进行调整,因为我们开过纯电动车就会知道,电机在高速行驶时的高频噪音可不是开玩笑的,与汽油发动机不同,一般人对这种高频噪音接受程度并不高。
静态方面,e:NS1和e:NP1的亮点显然在内饰,CONNECT 3.0+15.2英寸的大屏,直接让大量物理按键消失。
值的一提的是,本田CONNECT 3.0在e:NS1和e:NP1上集成了纯电动车专属的信息,这意味着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是跟车型本身打通了的,这实际上看齐了新造车势力在智能化上的优势水平。
同时,e:NS1和e:NP1还配备了全液晶仪表盘以及植绒材料的座椅、前IP板,提高了内饰的档次感。
结语:
总的来说,本田在e:NS1和e:NP1上依然是力求解决纯电动车的痛点,想为消费者带来如完美汽油机一般的驾乘体验,而通常这种解决方案,会在高级纯电动车上看见,比如精密控制、解决晕眩感、声浪模拟等等。所以,我们也期待开到e:NS1和e:NP1的时候,它会有着怎样的表现,能否体现出大牌车企在造车历史上的底蕴。
文|坂道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