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相关资料图)
近期,保时捷上市引发了业内热议。
保时捷选择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时间点上市——在9月29日登录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一跃成为全球第五大市值车企,总市值约758亿欧元,超越奔驰、宝马,排名在特斯拉、丰田、比亚迪、大众汽车之后。
保时捷为何在此刻上市?
保时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高性能汽车品牌、也是大众集团旗下最能赚的豪车选手,很多人为其漂亮流线外形而着迷,中国市场更是保时捷的第一大汽车市场。
在过去一年,在2021年保时捷全年新车交付超过30万台,同比增长11%。以中国这个保时捷最大的市场为例,2021年在中国销售了96000台。
在Macan上市之前,保时捷填补了国内100-200万价格区间车辆的空白。它的竞争对手,玛莎拉蒂,都在设计层面与故障率上表现不稳定,这也让保时捷的高端品牌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溢价能力,也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当真正打下超豪华品牌口碑后,又放下身段推出Macan车型,销量依旧真香。
保时捷利润高是大家都有所耳闻的,2021财年保时捷利润是53亿欧元,比2020年增加了11亿欧元,增幅为27%。保时捷也在2021财年创下了16.0%的销售回报率,超过上一财年的14.6%。根据中国企业家数据,2022年上半年,相较于营业利润同比下滑8%的大众汽车,保时捷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5%,单车净利润相当于宝马、奔驰的3倍。
对保时捷而言,当前的市场业绩正处于历史最佳阶段,在资本市场上拥有很强的议价能力,独立上市后,新的公司架构也有助于提升其运营灵活性。
能有这么好的数据,又急着上市,保时捷显然还有更大的野心,要把赚钱的能力进一步做大。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燃油车不代表未来,保时捷要及时转身。
保时捷一直以低故障率以及高保值率自居,具备较高的市场口碑与品牌价值,尤其在中国市场,它的定位几乎是没有任何竞争对手,一方面拉开了与BBA的差距,一方面又不与法拉第、劳斯莱斯等超豪华品牌直接对抗,填补了国内100-200万价格区间车辆的空白。
在2021年保时捷全年新车交付超过30万台,同比增长11%。并且保时捷利润高是大家都有所耳闻的,2021财年保时捷利润是53亿欧元,比2020年增加了11亿欧元,增幅为27%。保时捷也在2021财年创下了16.0%的销售回报率,超过上一财年的14.6%。
随着汽车电动化趋势的发展,保时捷或正在感受到已经处于最后的荣光。
随着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油车高端品牌溢价或将不可避免的走低,甚至BBA的销量也已经在不可避免的被波及。根据乘联会1-8月数据显示,BBA 在豪华SUV市场,奔驰GLC、宝马X3、奥迪Q5今年销量均出现同比29%、41%、33%的下滑,而奔驰GLB、宝马X1、奥迪Q3的下滑幅度高达33%、64%、47%。
在主力C级轿车市场,奔驰E级、奥迪A6的下滑达到了20%、47%。
因此,保时捷无疑已经感受到了压力。因此保时捷原本可以选择一个更好的时机上市,但是汽车行业的大势已经不容许它继续等待。在今天这个时刻逆势上市,可以在品牌影响力、盈利能力还在的时候,从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加速电动化转型,保住自己的品牌溢价力。
市场认为特斯拉是未来,代表着汽车转型的大方向,那它的市值溢价空间就很高。
保时捷一直以来是一个业内认可的优质高端品牌,在打下豪华品牌之后,即便放下身段推出Macan车型,其销量依旧不错。由此可以看出保时捷的市场认可度依然还在。
保时捷也看到自身电动化转型的潜力。2019年,保时捷首款纯电跑车Taycan发布,入门版定价149.8万元。尽管面向的竞品是Model S和Model X,但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1年,Taycan在全球范围内累计交付了41296辆,占到了品牌总销量的13.7%,超越旗下王牌车型保时捷911。
如果转型电动车成功,不仅能保住燃油车时代的品牌溢价,还能因电动化转型成功,又能从电动车市场的整体发展红利中跟一杯羹,收割电动偏爱人群以及对高端汽车品牌溢价有较高需求的新兴富裕阶层。
说到底,在今天电动化的大潮中,留给保时捷的时间不多了,保时捷也不能再等了。
保时捷在恐慌什么?
在俄乌冲突风险叠加能源短缺、美联储加息、欧洲央行加息等负面因素的影像下,今年无疑是欧洲股市的寒冬期,保时捷选择的上市时间点其实并不好。
这本质上反应了保时捷的一种对未来的恐慌与焦虑心理。
事实上,保时捷由于品牌溢价高,市场销量好,赚钱能力非常强,是真正的现金流之王,本身不不缺钱。据市场调查统计显示,大众集团2021年累计向全球销售888.2万辆汽车,保时捷交付量占1/30,但却为大众集团创造了34亿欧元的利润,其中税前利润占了大众集团的近三分之一。
上市去资本市场转一圈,拉拢各方力量与资金,与其说是囤粮过冬,不如说提前推进电动化转型并且转移生产,这件事对于保时捷来说,越快越好。
从招股书数据来看,中国是保时捷交付量占比是最大的,约占总交付量32%。其次是北美,占比约26%。中国的汽车用户现在正在越来越多的转向电动汽车,因此,保时捷如果要在中国市场维持销量的增长,必然要迎合中国市场的消费偏好与需求。
如果不及时、尽早的推进电动化转型,保时捷担心中国消费者持续流入电动车,不能抓住未来一代中国消费者的偏好与需求。毕竟,麦肯锡的研究还显示,超过70%的中国客户更愿意通过订阅或按使用付费计划获得购买后的升级。因此,保时捷如果尽快转型,就可以从软件付费订阅中获得更多的溢价收入。
甚至我们看到,保时捷的中国的新购车者年龄平均低于40,而且2022年数据显示中国女性车主占比为50%,对比2017年增加3%。这群更加年轻化的群体明显对潮流更加敏感。
很明显,电动车大潮来临,丰田、大众、本田、现代、福特这些大众品牌已经受到冲击,保时捷因为本身的定位区间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加之其品牌溢价颇受认可,保时捷暂时还能独善其身。
但是,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电动车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在见涨,甚至我们看到蔚来、比亚迪正在布局欧洲、日本市场,这些品牌坐大之后,必然要切豪华品牌的蛋糕。尤其是,从当前BBA来看,奥迪的销量已经受到了影响。
保时捷当前需要自保,与其等着对方来颠覆自己,还不如自己主动变革,从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尽早驱动电动化转型,拿到发展的主动权。
保时捷曾经立下目标,要在2030年之前实现80%的电动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保时捷将会在维持与第三方充电伙伴合作的基础上,建设自营充电体系。充电体系的建设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事实上,保时捷已经向电池系统和电池模块生产等核心技术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与Cellforce成立高性能电池合资企业,预计于2024年实现批量生产。
保时捷旗下的首款电动车Taycan已经实现了盈利,这是非常令人羡慕的,预计到2025年,电动车型销量将占保时捷整体销量的一半。因此,由于多方面的投入,在这几年,保时捷的资金缺口可能会存在,上市后可以通过出售部分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据彭博社此前报道,根据大众集团和保时捷控股在2月份达成的框架协议,25%的优先股将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以此计算,本次保时捷IPO将募资106.2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34亿元)。足以保证大众汽车在未来许多年里有足够资金用以电动化转型。
此外,除了公开发行12.5%的优先股外,还有略高于12.5%的普通股(有投票权)将被溢价出售给保时捷-皮耶希家族。
这足以保证大众汽车在未来许多年里有足够资金用以电动化转型。
从欧洲的未来看,由于俄乌冲突持续,面临的能源短缺现状或将愈加严重,近期欧洲天然气价格较2021年翻了几番,同时加剧通货膨胀,进而对居民生活和能源密集型企业生产造成空前压力。如何渡过难关特别是解决冬天供暖以及电力生产等问题,已是全欧洲当前最关注的工业与民生问题,这无疑对汽车厂商的工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
而德国的工业尤其是汽车工业,原本都是非常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当前,奔驰已经在囤积使用天然气生产的零部件,并组建了一个能源危机特别工作组,工作组监测着哪些德国本土供应商会因为天然气配给问题而面临风险,然后与供应商讨论将生产转移出德国。
以从奔驰、宝马、奥迪到保时捷的现实情况来看,它们的汽车工厂运营着大量以天然气为动力的发电/热设施。大众公司采购主管Geng Wu曾在一份声明中说:“作为中期的替代方案,我们正在关注更多的本地化、制造能力的迁移或技术替代方案,这与在与半导体短缺和其他供应链中断相关的挑战中已经普遍采用的做法相似。”
从这个角度来看,保时捷也担心天然气断供的威胁到零部件的供应与生产问题,一旦燃料配额制度实行,必然会波及自身。
以大众为首的德国车企已经意识到,如果天然气短缺持续,对工厂生产必然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它们正在做好极端的打算——天然气短缺无法改善,有可能将生产基地从德国转移出去。
因此,从后者来看,国际局势引发的能源危机有可能颠覆整个欧洲的汽车工业格局,这或许才是保时捷谋求尽快上市,达到及时从资本市场筹措资金或者依赖资本市场的力量转移生产的目的。在寒冬期上市,是为了更好的应对接下来的更冷寒冬,这或许才是保时捷的恐慌所在。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作者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