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直备受关注的特斯拉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事情的起源就是广东潮州一辆特斯拉Model Y在路边停车失败后,狂奔2.6公里并连撞多辆车,最终导致2死3伤的又一起“刹车失灵”事故。
(相关资料图)
不得不说,在特斯拉进入国内市场后,其引发的热点就一直没有中断。而最近关于特斯拉的消息,就是它率先降价。从保险缴费的变相降价,到Model Y、Model3两款车的大幅度降价,表现出对中国消费者少有的亲和力。但奇怪的是,今年的市场却不买账。
增长乏力,特斯拉渐被对手赶超
据乘联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特斯拉中国销量17200台,位居国内新能源销量排行第8名;另外,在今年1-10月新能源销量排行榜上,特斯拉中国销量335351台,虽然同比增长53.5%,但位居排名第一位置的比亚迪今年1-10月销量达到1358645台,双方有着100余万辆的差距。
也许大家会觉得,特斯拉与比亚迪在销量上没有可比性。毕竟二者产品价格存在极大差异,不在同一等级内。
不过这两年,随着自主品牌产品上调,实际上二者间在价格上的差异也不大。以Model 3为例,官方指导价27.70-34.99万元,而比亚迪汉官方指导价在21.28-32.98万元。可见两款车型在价格上存在着重叠交错,在也就很可能原本打算买Model 3标准版的消费者,最后选择了比亚迪汉高配车。
除了特斯拉今年在国内市场整体表现低迷外,其产品构成也存在问题。从乘联会数据可以看出,今年10月份Model Y销量14391台,1-10月该车销量233503台。
虽然同比增长可观,但特斯拉中国前10月的销售总量也就是33.5万余辆,也就是说今年Model Y承担着大部分销量。这也在另一个方面说明特斯拉在产品格局出现了瓶颈,Model 3的产品周期已到,但苦于缺乏替代车型。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特斯拉今年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出现疲软。
产品单一,高端市场风光难再
毫无疑问,产品种类缺失是特斯拉当下在国内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这种窘态不仅与蔚来等新势力不能抗衡,同时在与传统车企推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对标中,也不占明显优势。
尽管特斯拉此前也宣称,即将在明年推出一款售价在20万元以下的纯电动车型。不过即使这样,特斯拉在高端新能源市场,也很难持续保持最初的荣光。至少在两三年内,要面对来自各方竞品的压力。
事实上,在当前国内高端新能源领域,也不再是一枝独秀的天下。对于特斯拉而言,不仅有蔚来、理想、小鹏、岚图、埃安、阿维塔、智己等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压力,还有BBA等新能源产品在中国上市后,对特斯拉构成威胁。
这里,我们从乘联会发布的数据上可以看出,今年10月份在国内高端轿车、SUV销量排行榜上,除了特斯拉旗下Model Y的身影外,还有蔚来ET7、ET5以及理想L9、问界M7等面孔,其销量也比较可观。
此外,随着BBA品牌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推广力度的加大,势必逐渐分销原本属于特斯拉的市场份额。比如奔驰EQE、宝马i4、宝马iX3等,这些产品目前在销量上还没有对特斯拉造成特别大影响。不过,随着日后竞争的加剧,这些品牌都有可能成为特斯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口碑不佳,特斯拉亟待品牌提升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尽管打造高端品牌很成功,但对于一向不注重口碑形象的特斯拉来说,这几年在处理品牌危机方面堪称外行。
提到特斯拉,一些消费者可能对它的印象就是“店大欺客”。而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就是特斯拉批量产品召回以及对国内用户的漠视。
近几年,随着特斯拉产品在全球市场的铺开,也带来各种产品问题。比如今年美国当地时间9月22日,因部分型号车辆的自动车窗系统存在故障,特斯拉全美召回近110万辆汽车。
而在中国市场,引发特斯拉车主上海车展维权的“刹车失灵”一直未解决。同时,特斯拉“刹车失灵”事故频繁被曝出,自2020年6月开始至今已在江西、上海、浙江、四川、北京、江苏、深圳等多地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刹车失灵”迟迟不能给消费者满意的答复,进而引发车主非理性维权。2021年上海车展期间,身穿印有“刹车失灵”T恤衫的车主站上特斯拉车顶维权,为此双方甚至不惜对簿公堂。而这种做法,对于特斯拉来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怎么看都是输了。
让人费解的是,特斯拉官方针对“刹车失灵”问题,没有在产品找原因,而多为车主“踩错刹车”所致。
此次,潮州这起2死3伤的“刹车失灵”事故发生后不久,北京某特斯拉体验店工作人员也表示“我们调出的事故车辆后台数据显示,车主全程未踩刹车。”
显然,一再出现的“刹车失灵”事故,至今也没有得到最终解决。而这一安全隐患,势必影响特斯拉接下来的市场销量。
《车壹圈》观点:或许前面的路走得太顺了,因此特斯拉今年遭遇的变故正应了那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作为曾经的国内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头牌,特斯拉前两年可谓意气风发,即使加价卖车也不会影响销量。不过现在对特斯拉来说,不得不在国内市场经历一场大考。
尽管今年连续降价,可以视为特斯拉对中国消费者表现出友好的态度。不过,在今非昔比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特斯拉仅此而已显得不够。除了做好产品外,在品牌形象上也亟待提升。不然即使再怎么降价,消费者也不会买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