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资讯:热点丨斯柯达即将退出中国市场?体面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 发表于: 2022-12-15 05:27:21 来源:搜狐汽车

还记得几年前,汽车行业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懂车的人都去买大众了,懂大众的人都去买斯柯达了”。虽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也足以看出当时斯柯达的定位—“平替大众”。也正是那段时间,凭借着不错的性价比跟口碑,斯柯达还算是混得不错。

不过随着这两年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国产车型迅速崛起,传统车企也纷纷加入新能源的大军中来,不过我们似乎没有看到斯柯达的身影。就在最近,网络上甚至流传出了斯柯达即将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这不禁令人感到唏嘘。

辉煌的历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创立于1895年的斯柯达(ŠKODA),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四家汽车生产商之一,其总部位于捷克的姆拉达-博莱斯拉夫。早在1905年,斯柯达的前身—L&K公司就已经生产出旗下第一款汽车。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大众直到1937年才成立,论历史,斯柯达比大众更有底气。当然,斯柯达与大众的渊源才刚刚开始。1991年,斯柯达公司被德国大众集团收购70%股份,成为继大众-奥迪-西雅特之后的第四大品牌。

2000年,德国大众集团收购斯柯达公司剩余30%股份,至此大众全资收购斯柯达。虽然我国曾进口过不少斯柯达的车型,但斯柯达直至2006年,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由ŠKODA AUTO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引进。2007年6月6日,斯柯达在中国的首款战略车型Octavia明锐正式上市。

2011年,斯柯达汽车全球销量达到875,000辆,而且接下来的数年间,斯柯达的销量都在稳步前进。2016-2018年,斯柯达在华销量连续突破30万辆,其中在2017年上海车展推出的旗下首款中型SUV柯迪亚克,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一时间热度十足。

尴尬的产品定位

可近几年斯柯达的销量可谓是一落千丈,2019-2021年,斯柯达在华销量分别为28.2万辆、17.3万辆和7.12万辆,到了2022年更是月销量只有寥寥数千。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斯柯达尴尬的定位。

由于跟同级别的大众车型使用的基本是相同的三大件,而且价格也相对低廉,所以斯柯达的车型吸引了不少对于品质跟性价比都有追求的消费者。“平替大众”这个称号自然也就被斯柯达开心地收下了。

作为“平替”产品,这本不是一件坏事,能够依靠大众集团迅速积累口碑以及销量,对斯柯达的成长本应很有帮助。就像曾经的比亚迪那样,也是作为“平替”版本的丰田获得销量的,虽然比亚迪的“平替”是山寨而来的。

但在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以及资金后,比亚迪走向了自主研发的道路,摆脱了“平替”的定位,打响了自己的品牌。而斯柯达并非如此,在2016-2018年间,凭借着消费者对德系车的钟爱,斯柯达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此后却并未做出改变。

随着新能源车型的野蛮生长,消费者对于德系的“迷信”也开始减少,但斯柯达似乎未认识到这一点。无论是宣传口径还是发展战略,似乎都无法看到斯柯达想要做出改变的决心,反倒让人觉得它就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平替”。

落后的发展策略

尝到了“平替”的甜头之后,斯柯达并未像比亚迪之类的国产车企那样,去走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它停滞不前,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这点从其产品矩阵就可以看出。

截至目前,斯柯达旗下并未有任何一款新能源车出现,而根据其未来新车规划,最快也要等到2026年前才会有新能源车型上市。

还是和比亚迪去比较,已经停产纯燃油车的比亚迪,打造了一条丰富的新能源产品线,能满足绝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这也使得比亚迪成为了目前中国市场的销量王者,甚至远销海外。相比之下斯柯达显得不值一提,无论是销量还是产品线。

体面离开或许是最好选择

本来斯柯达有着很长的时间来做转型,但他们始终未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也无法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长时间作为平替产品,对品牌的形象终究是有负面的影响,也会对消费者造成某种程度的伤害。毕竟在外人看来,你选择的品牌只是一个靠依附其它品牌为生的存在,骨子里就没有自信跟贵气。

而且众所周知,当下以及未来,大概率都是新能源车型的天下,产品线只有燃油车型的品牌,几乎没有可能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哪怕未来有计划生产新能源车型,那也将是在数年之后,短期来说斯柯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或许都聊胜于无。

因此,在这个时候离开,或许会是最好的选择。数年之后,带着全新的产品再“杀回来”,或许还能再创辉煌也不一定呢!可能有人会问,斯柯达离开之后,中国市场的现任车主们该怎么保障自身权益呢?

在编辑看来这点无需过于担心,毕竟还有上汽大众为其背书,售后方面相信能有所保障,而且似乎在大众4S店做售后也是斯柯达车主的“家常便饭”。

写在最后:

截止发稿前,斯柯达官方也回应了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称“尚未作出决定”。斯柯达这个品牌,有着悠长的历史底蕴,同时也有大众集团为其背书,理应不该沦落到如此地步。其产品实力同样并不弱,而在性价比方面,也是德系品牌中的领先者。

只是未能找到正确的产品定位,以及过于滞后的发展策略,让这个本应在中国市场大放光彩的品牌走向了下坡。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了国产品牌的迅速崛起,过度迷信合资品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