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游戏不再,第二波造车新势力强势出击

  • 发表于: 2023-02-10 09:49:59 来源:搜狐汽车

过去一年,虽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势头迅猛,但是造车新势力们却似乎过得并不如意,先看头部的“蔚小理”,一方面面临着原材料成本高企、卖一辆亏一辆的窘境;另一方面传统车企也不断推出全新子品牌、加紧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吸引了资本市场的更多关注,对“蔚小理”的前景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再看第二梯队的威马汽车、恒驰汽车等,不断被曝出停产、裁员的消息,再一次向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造车新势力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势如破竹依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新进入者,并出现了新一轮的造车热。其中,小米、百度等科技巨头强势出击,备受业内关注,被称为——第二波造车新势力。

资本回归理性


(资料图片)

过去一年里,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的销量均取得了一定增长。数据显示,蔚来汽车2022年共交付12.25万辆汽车,同比增长34%;小鹏汽车2022年共交付12.08万辆汽车,同比增长23%;理想汽车2022年共交付13.3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47.2%。

然而,与销量增长背道而驰的是,“蔚小理”的亏损也在不断扩大。

从“蔚小理”公布的2022年Q3财报看,三家企业均出现了“营收增长、亏损增大”、离“盈亏平衡”的目标愈行愈远的局面,蔚来、小鹏、理想2022年第三季度分别亏损41.11亿元、23.8亿元和16.46亿元。由于电池材料的价格上涨,三家企业的整车毛利率也都出现了下滑。简言之,车卖得越多,亏损越大,三家企业扭亏的前景仍然扑朔迷离。

与已上市的“蔚小理”相比,二线造车新势力的形势也不乐观。公开信息显示,二线造车新势力中,过去一年里拿到融资的仅有爱驰汽车和哪吒汽车两家。

爱驰汽车于2022年1月份获得一笔新融资,融资金额达数亿美元。除了对外融资,爱驰汽车也在寻求IPO,不仅传出计划登陆科创板上市,还被曝借壳IPO。不过时至今日,爱驰的上市计划仍未顺利落地。

哪吒汽车于2022年7月完成D3轮融资,整个D轮融资的总额达到100亿元。在资本动作不断加速推进之下,虽说哪吒汽车2022年以15.2万辆的成绩超越“蔚小理”,不过高交付的背后依然是亏损,盈利问题仍是摆在其前面的一道坎。

由传统车企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似乎更受青睐,如埃安、阿维塔、智己、岚图等,都在过去一年获得了大额融资。

2022年3月,广汽埃安混改落地,宣布引入战略投资者,共计融资25.66亿元;2022年10月,广汽埃安完成182.94亿元A轮融资,刷新了国内新能源整车行业最大单笔私募融资纪录。此次增资完成后,广汽埃安估值约1 032亿元,是当前国内未上市新能源车企里估值最高的企业。

2022年8月,长安汽车旗下的阿维塔科技引入六家投资方,合计增资25.47亿元。完成A轮增资后,阿维塔科技整体融资规模近50亿元,投后估值近百亿元。

同样在2022年8月份完成融资的还有智己汽车,其完成A轮股权融资协议签署,投后估值将达到近300亿元。目前,智己汽车并未透露此轮的融资金额。

2022年11月,作为东风集团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汽车以A轮融资50亿元,成为中国新能源行业迄今规模最大的首轮融资,融资后岚图估值近300亿元。

从埃安、阿维塔、智己、岚图等品牌在2022年的融资情况看,不仅单轮融资金额大,而且参与融资的投资方自带产业资源。目前,这几个品牌都传出了独立上市的计划。

有持续不断的“输血”、实现盈亏平衡,是造车新势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去的前提条件,否则无论是头部还是二线新势力,都难逃被淘汰的命运。随着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逐渐回归理性,造车新势力们的融资渠道正越来越窄,再加上拥有传统车企背书的新品牌又挤占了新势力的融资渠道,更是雪上加霜。

第二波新势力前路几何?

正如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所言:“此时此刻风口在智能电动汽车,如果你不干你就落伍了……所以小米造车是一个被逼出来的决定。”

2021年3月,小米官宣造车,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总投资额达100亿美元。2021年9月,小米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米汽车”)在北京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由Xiaomi EV Limited全资控股。

2021年11月,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经开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宣告小米汽车项目落户北京经开区。该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销售及研发总部,分两期建设年产30万辆的整车工厂(一期和二期产能均为15万辆)。

此外,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也于2021年11月在北京经开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经营范围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等,由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控股。

2022年8月11日,雷军首度公开了小米自动驾驶的最新研发进展。据悉,小米汽车已经组建了超过500人的精英团队,并制定了全栈自研算法的技术战略,目标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第一期小米汽车将投入超过140辆自动驾驶测试车,陆续在全国进行研发验证工作。

由于起步较晚,小米正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加速布局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2021年6月投资自动驾驶公司纵目科技、禾赛科技,2021年8月宣布收购自动驾驶公司DEEPMOTION TECH LIMITED(深动科技)。

截至目前,小米汽车业务研发团队规模已超过1 000人,未来将继续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拓展研发,小米汽车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互联网搜索引擎巨头百度于2021年1月宣布造车,并选择吉利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百度计划导入其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平台、小度车载OS、百度地图等技术,并基于吉利SEA浩瀚纯电架构,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车。

2022年1月,集度汽车宣布完成由百度和吉利共同增持的近4亿美元A轮融资,将加快研发和量产进程。

2022年6月8日,集度汽车首款概念车ROBO-01发布,该车型拥有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能够实时响应用户需求,并可根据用户使用习惯优化自动驾驶及智能座舱体验。

2022年10月,集度汽车机器人ROBO-01探月限定版发布。

随后,在2022年广州车展上,集度汽车机器人ROBO-01的大版本正式亮相,同时曝光了旗下的第二款新车ROBO-02的外观设计。据集度CEO夏一平介绍,集度量产车型计划2023年上市。

虽然由科技推动的第二波造车新势力的量产产品还没有正式进入市场,但不可忽视的是,未来智能汽车将向万物互联、人性化交互等方向进化,在科技领域摸爬滚打数年的品牌在这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小米汽车为例,官方资料表示,小米将以1080亿元现金储备、10万多人的研发团队以及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和智能生态,全力耕耘小米汽车。这也意味着,小米汽车诞生之初,就拥有“米粉”加成,集度汽车同样如此。

进入2023年,新能源汽车淘汰赛将进一步加剧,由科技推动的第二波造车新势力前路几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