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消息:造车资质“关门”,再无新造车?转机来了

  • 发表于: 2023-02-17 21:41:32 来源:搜狐汽车

被造车资质困扰的新造车们,最近的心情真是像坐过山车一样。

不久前有传言流出,称国内汽车生产资质已经不能买卖,只能注销。考虑到此前自游家因为没搞定资质而暂停造车,传闻似乎可信度很高。


(资料图片)

对此各部委没有给出明确回复,不过2月17日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的一段话似乎又给了新造车们希望。

资质收紧与产能过剩

按照此前的传闻,蔚来是最后一个走代工路线的车企,还是特批。小米的造车资质是北京特批,强行注销了宝沃的资质给了小米。

如果真的按照传闻所说的造车资质“关门”了,以后也就不会再有新造车公司了。

造车资质一直是困扰汽车企业的难题,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吉利汽车,在中国入世之前,民营企业是没有造车资格的。

1999年,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视察吉利集团,李书福对他说:“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终于在2001年11月,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吉利豪情登上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名录,吉利集团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在“蔚小理”这批新造车开始登上舞台之初,也都没有拿到“准生证”,所以一开始蔚来和小鹏分别选择了与江淮和海马合作代工,绕过资质的关卡。

后面很多新造车为了一张准生证,不得不花上亿的重金收购,甚至很多人资质到手后连车都没造出来就倒下了,比如拜腾。

产能究竟过不过剩

国家这一轮收紧造车资质似乎也不难理解,这些年关于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言论一直存在。而在2月17日的媒体交流会上,苗圩对于“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表态。

苗圩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去年,我国有2700多万辆的产量,其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25.6%,我估计今年很有可能超过30%,超过30%也就是900万辆,甚至有乐观的估计要达到1000万辆。

如果900万辆的产量按照80%的产能利用率,这是很高的一个产能利用率。进一步说,那我们就应该有1120万辆的产能才能够满足今年的需求。而且产能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我们还得考虑明年后年以及未来的发展,所以新能源汽车产能在中国目前阶段不存在过剩。”

当然,这只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苗圩认为,有些地区确实存在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有些企业也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

但是利用产能过剩来控制准入,更是南辕北辙。

“就是有一些地方政府确实越过了政府的边界,急于去招商引资,特别是招这些新能源汽车的新项目,这里面有的做得很成功,但也出现了很多浪费,最后把自己都陷进去。”

苗圩特别指出了赛麟、拜腾、汉腾的例子,“有的地方政府过于迫切了,有的是土地不要钱,甚至有的代建厂房代买机器设备,这不是地方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苗圩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厂家目前确实很多,但100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竞争当中一定会优胜劣汰。那么对于还没造过车的新造车来说,应该如何设定准入门槛呢?

苗圩认为可以参考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注册制改革,由审批制改为注册制,“中央政府只审查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把好这一关。”

不过苗圩也强调,自己不再担任工信部部长,所以上述表态只是一些个人意见。但是对于苦苦等待资质的新造车们来说,这依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