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热点:“价格战”的根源找到了!终端库存车的现状,要比想象的更糟糕

  • 发表于: 2023-03-21 10:44:49 来源:搜狐汽车


(资料图片)

按照以往的车市行情,每年年初基本上均为销量淡季,至少在北京/上海车展开幕以前,车企很少会有大动作。不过,随着本月初东风系品牌发布了一套“平平无奇”的降价海报后,看不见的硝烟便在国内车市弥漫开来,有些车企顶不住压力跟风加入“限时优惠”,也有些车企反其道而行之践行“保价宣言”。

可以肯定的是,“价格战”一旦打响,便不会有赢家。至于是“降价”还是“保价”,车企既需要综合考量自身的销量压力,又需要深度评估可能会对品牌造成的影响。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合资品牌无疑比自主品牌更加注重品牌溢价和企业形象,而其之所以会“放下身段”,可能与居高不下的库存量有着不小的关系。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即便2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达138.9万辆,实现同环比均增长的不俗表现;但2月末厂家和经销商库存上升到341万辆的数据,还是为整个车市亮起了“红灯”。回看本月初东风系降价的行为,可能也是早有征兆。

参照过去两年的乘用车市场库存量来看,历史最高点在去年11月份,受众所周知的因素影响,终端很少有人买车,其库存量达到394万辆;但随着年底市场放开,以及消费潜力释放,此后的两个月的库存量得以快速下降。

相较而言,除了2月份库存量环比有所上升以外,对比去年1-3月份库存量分别为288万辆、299万辆和303万辆,如今车企的库存压力依旧明显。想要用常规方式在上半年实现销量突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如果将目光具体至细分市场,不同品牌也面临着不同的压力。抛开市场体量本就不大的新势力和外资品牌不说,2月自主、合资和豪华品牌的库存量分别为113万辆、132万辆和36万辆。其中,自主品牌相较两年前的库存量相差不大,但合资与豪华品牌较两年前却有明显增长。或许是国产车型竞争力得到增强,也或许是消费者面对购车更为谨慎,总而言之,自主品牌的吸引力确实得到了增强。

毫无疑问的是,库存车数量的增加,为厂家、经销商带来或多或少的经营压力,往小了说是影响资金流通,往大了说是影响车企发展、4S店服务与品质。况且,随着停放时间的增长,“库存新车”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折旧与贬值,就拿此次“掀桌子”的雪铁龙C6来说,便有不少是2021年、2022年生产的车型。停着是“废铁”,卖出去是“销量”,其终端让利的行为情有可原。

相较而言,对于诸如理想汽车、领克汽车、坦克品牌等库存压力比较小的品牌来说,其本身已是无库存或少库存,没有必要自降身价融入“价格战”,更没有必要为可能到来的短时销量下滑而担心。所以,车企降价自然有所图,而保价更是情理中,对于消费者而言,需要做的是权衡利弊、擦亮双眼,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最重要。

结语:早在国内车市还是“买方市场”的时候,消费者经常会遇到新车加价、销售爱搭不理的情况,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需求天平朝着4S店倾斜。时至今日,对于那些“买到就是赚到”促销车型的销售来说,同样也有拿捏客户的底气,这是消费者希望看到的场景吗?“价格战”总有一天会落幕,多些真诚、少些套路,对于车企和消费者都会更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