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
近期,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密集推出刺激汽车消费政策,补贴力度空前。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自然成为了促消费的重点领域。
各地密集派发的政策“红包”,对活跃汽车市场、拉动终端消费有着明显效果,对于稳定经济增长的意义重大。除了依托于“真金白银”的补贴,产业界也在积极呼吁,希望各地政府进一步关注二手车交易以及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等,通过更加立体、全方位的途径支持汽车消费回暖。
事实上,焕发车市生机,既要靠政策刺激也要靠内生动力。而这个内生动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消费者就业稳定、收入有保障、未来发展有较好的预期,才能促使其积极扩大消费,进行消费升级;另一方面,车企只有提供更加符合消费者真实需求、品质优越、服务到位的汽车产品,才能吸引消费者青睐,拉动换购需求。因此,车市的回暖乃至经济环境的总体复苏,不能只依靠政策之手,还需要从内生动力上下功夫。
最近一段时间,汽车市场掀起了一波降价潮,不少车企为了抢占市场,打起价格战,促销力度罕见。
如此激烈的价格混战,让车市的繁荣再现。但仔细剖析,就会发现在这波降价潮中,隐藏着太多无奈。除了一些主动下场促销自救清库存的车企,也有部分企业和品牌被裹挟其中,被迫下场加入价格战。
对于盲目参战的车企而言,用低价换来的市场份额,很容易被重新分配。而那些自己亲手打下去的价格,则需要非常久的时间来修复和上调。品牌的元气可能就此大受损伤。
从这个角度来看,面对“真金白银”的补贴以及价格乱斗,车企也需要保持自身的定力,在混战中修炼内功,多结合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打造产品,紧跟消费升级步伐。做好这些长期功课,构筑难以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行业遇冷时泰然处之,在行业回暖时顺势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