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12亿的沈晖,怎么就不能给威马车主一个交代?

  • 发表于: 2023-03-12 14:31:11 来源:搜狐汽车

最近几年造车新势力的兴起,让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竞争变得格外激烈。在面对传统车企时,造车新势力更加出色的智能科技体验,让这些新品牌变得备受关注。然而从各家造车新势力的财报看,不亏钱卖车的寥寥无几。巨大的财务压力面前,没能及时解决资金问题的新势力开始纷纷暴雷。

威马汽车便是其中之一,曾经处于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位置的威马,如今却变得负面缠身。销量低迷、资金短缺之下,过去凭着一腔热爱入手威马的老车主们,成了最大的牺牲品。


(相关资料图)

车主维保无门

直言被威马当垃圾丢掉‍

从去年年底开始,网络社交平台上就开始陆续出现威马车主吐槽威马售后无法提供维修、保养服务的问题。一直延续到今天,仍然不乏车主在当地找不到一家正常经营的威马经销商。

在威马百度贴吧,一位来自北京的威马车主发帖表示“威马的APP不能用了!客服电话也打不通!4S店基本都关停了!想要换零配件更不可能!我昨天跑遍了北京城才找到了一家4S店,店里说只能做简单的保养,需要换零件肯定没有,跟厂家订购也没有”,无处维修、服务停止,糟糕的用车体验让这位车主直言“我们这些车主买完车就要像被丢垃圾一样丢掉了!”。

这位车主并不是个例,许多威马车主如今只能看着自己辛苦挣钱、付出信任购买的威马汽车找不到维修、保养的地方,甚至有用威马汽车跑网约车的司机,也只能被迫另外租车。

车质网上近期关于威马品牌的投诉,也都集中在售后问题上。手机端App无法使用、充电桩损坏无人维修、4S店无配件……俨然一副即将倒闭破产空留车主流泪的场面。

3月3日,上海市青浦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还发布了消费警示称,威马汽车或经营异常,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原因同样是因为从2022年10月起,陆续接到近90位消费者对“威马汽车”的投诉,反映该公司经营异常,门店关停、无法提供汽车配件、售后服务停滞、人工客服缺位等,导致他们在购买威马汽车后无法正常进行保养、汽车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维修、签订的电池更换协议无法履行、客服热线一直处于忙线状态无法打通等问题,消费者权益因此受损。

造车新势力暴雷的不止威马一家,但其中拥有用户体量最大的非威马汽车莫属。但令人不解的是,威马汽车是如何走到今天这步田地的?

刻意“收着”卖车的威马

彻底变成了“危马”‍

去年9月,威马CEO沈晖的12亿“年薪”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虽然沈晖后来对此回应称所谓“12亿年薪”是股权激励期权,前提是要实现一系列的目标,但与2022年底威马员工降薪,“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情况却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去年年末开始曝出全体减薪、取消年终奖、工厂及官方App停摆,再到进入2023年后,沈晖在微博上承认“威马确实遇到一些困难”,威马显然已经进入了一个青黄不接的时间节点。不过困难对于当下的每家车企都是客观存在的,但面对困难的态度,却把人和企业变成了不同的样子。显然,沈晖的态度是令人心寒的。高层的陆续离职,或许就是对沈晖和威马的失望。

其实威马汽车的掉队是有迹可循的。2018年,作为最早交付量产车的造车新势力之一,威马其实起了个好头;

2019年,凭借率先实现交付的先发优势,威马拿到了年销1.6万辆的成绩,在造车新势力中的销量排名仅次于蔚来;

2020年威马的销量已经开始不再好看,22495辆的成绩已经被“蔚小理”三兄弟快速超越;

2021年是威马汽车销量最高的一年,全年销量突破4.4万辆。但其中,威马在售的四款车型销量最高的也不过是威马EX5的2万多辆,也就是说,威马汽车从来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爆款;

在许多造车新势力都在冲击年销10万辆的2022年,威马汽车的销量却不足3万辆,掉出第一梯队的威马,彻底失去了自己的位置。虽然销量惨淡,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威马前期的高投入,斥巨资打造的黄冈工厂、温州工厂产能利用率最低已经降至24.4%。

对于惨淡的销量,沈晖似乎并不认为是自己的产品出了问题,威马销量停滞不前并不是卖不了,而是有意收着卖。沈晖曾表示,“依靠‘亏损’打造销量壁垒的模式已不再具备竞争力。新能源汽车产业亟需回归商业本质,实现健康的财务指标及可持续性发展。”

可惜,事实是,威马不仅车卖不出去,钱也没少亏。

去年威马的招股书显示,从2019年到2021年,威马汽车的营收分别为17.62亿元、26.71亿元、47.42亿元,同期亏损金额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三年下来已经累计亏损达174亿元。

一边是巨额亏损,一边则是融资困难。2020年宣布抢滩“科创板新能源第一股”以失败告终,2022年又因招股书失效错失港股上市机会,这让威马始终无法拿到自己急需的资金。

对于威马来说,目前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或许就是借壳上市了。今年1月,威马汽车与香港上市公司Apollo出行达成协议,想要利用反向收购的方式把威马打包进上市公司体系里,从而实现“曲线上市”。但无法提升核心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威马汽车,即便上市恐怕也只能短暂续命而已。

车叔总结

重生产,轻研发,是威马汽车积累已久的问题。举个例子,2021年,蔚小理三家的研发投入均在30亿以上,而威马的研发投入仅为9.8亿元,这对于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赛道来说显然是不够的。没有爆款车型、没有亮点技术,在“蔚小理”面前,威马显得毫无竞争力。3月7日,威马汽车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威马汽车全力开展复工复产。但是,谁能保证明年威马车主就有地方正常维修呢?威马可以输,但车主怎么办?希望这一次,沈晖能对曾经无比信任自己的车主好一点吧!

关键词: